台灣手套博物館
彰化旅遊景點

彰化景點│台灣手套博物館:免費參觀玩遊戲,還可採購手套玩DIY!彰化室內景點推薦

位於彰化縣社頭鄉的台灣手套博物館是座免費參觀,能夠認識60~70年代的產業奇蹟、欣賞數千件產業文物的室內場館。在此還能買到種類豐富的手套,並提供了多種復古不插電的遊戲給遊客免費玩。


追蹤我們下方社群,分享給你更多台灣好玩的資訊

文末有更多彰化景點、熱門景點優惠門票分享

台灣手套博物館交通與資訊

台灣手套博物館交通

■ 大眾運輸

公車站牌│樂活襪之鄉博物館/台灣手套博物館 (台灣好行(3011)清水岩線,僅假日行駛)
公車站牌│派出所前站 ,步行約12分鐘 (彰化客運6915 )

■ 自行開車

台灣手套博物館座標:23°54’12.2″N 120°36’07.7″E
Google Maps


台灣手套博物館停車

附設免費停車區
▲ 台灣手套博物館交通資訊

▲ 台灣手套博物館的公車站牌。

▲ 位於2樓的育嬰室。

台灣手套博物館樓層介紹

台灣手套博物館共有三層樓可供參觀。一樓設有販賣部、展示區和砂坑;二樓以互動遊戲為主,輔以展示;三樓則為半戶外空間,不僅能觀賞高鐵,還有搖搖車和投擲遊戲可供遊玩。

一入館時就會有工作人員發放集章單,每層樓都有隱藏3個印章讓大家尋找,波寶蜜在此透過集章和遊戲玩得非常開心;如果還是覺得玩不過癮,館內也有幾項DIY可以自費報名。這篇將以各樓層的特色來作介紹。

▲ 台灣手套博物館樓層配置圖。

▲ 台灣手套博物館的集章活動 (無獎品,純蒐集紀念章)

一樓展區/遊戲區/販賣部

一樓設有商品販售區、拍照展示區,後院還有砂坑區。在此可以與超越金氏世界紀錄的大手套拍照,也有機會看到製作手套的過程,小朋友也能在砂坑裡玩一會小石子。

▲ 商品販售區。種類相當豐富,波波僅拍攝幾個區域。

▲ 手套縫製區。當天現場剛好有在進行手套縫製生產,波寶蜜覺得新奇,也稍微觀看了一會。

▲ 一樓空間規劃了不少拍照裝置、手套種類展示和歷史知識區。

▲ 總高度589公分的世界大手套。

▲ 後院的拍照裝置與休息區。

▲ 砂坑遊戲區。

▲ 提供手套偶和戲偶的手套戲台 (館外也設有一座戲台)。

二樓展區/互動區

二樓有不少不插電的互動遊戲,適合家庭、好友一同遊玩;此外還設有一兩區展示區,哺乳室、DIY空間也規劃在此。

▲ 套圈圈、丟沙包、釣手套、彈珠台、翻翻牌、跳格子是具有年代感又有趣的遊戲。

▲ 也提供棋類桌遊、繪本的靜態休閒活動。

▲ 收藏著許多石頭的展示區。

▲ 二樓手套展示區還提供了可以測試防滑度、抗摩擦、抗刀割的互動區域。

▲ 手套DIY區。有興趣的朋友請至1樓商品販售區詢問。

三樓戶外空間/互動設施

三樓為半戶外空間,在此可以看高鐵快速行駛,也還有搖搖車和一款投擲遊戲可以玩。

▲ 三樓的觀景平台,並有張貼高鐵會經過的時刻表。

▲ 投擲遊戲。

▲ 現場還有幾台搖搖車供兒童遊玩。


波寶蜜是對喜歡一起玩任何遊戲的兄妹(但又很愛吵架= =),遊戲內容不用太新穎,只要可以對弈、合作、簡單易懂的遊戲都可以玩得很開心。

台灣手套博物館內的多項遊戲就很符合他們的喜好,要離開時他們還玩得不過癮,所以波波覺得這裡是個有趣、省荷包、不必受天氣影響的景點,CP值蠻高的,分享給大家參考~

彰化景點順遊

社頭的熱門景點除了台灣手套博物館,其他像是清水岩遊憩區、成美文化園區、清水那方也非常熱門,Do Re Mi 音樂城堡能賞花玩遊具,波波家則是每次下彰化都一定會買榮貴鳳梨酥。

下方除了分享本站的彰化、周邊景點之外,也有彰化熱門景點的優惠票券,規劃行程可將這些景點放進行程內~

彰化社頭Do Re Mi 音樂城堡 社頭鄉兒童公園介紹

以音樂為主題的這個音樂城堡除了遊具好玩, 公園旁邊還規劃了賞花區,種植了黃花風鈴木和花旗木。 旁邊的土地公廟有白鐵遊具和廁所,這個區域還滿涼的,可以讓同行的長輩在此休息; 另一側的社頭公園近期正在重建中。

完整介紹與交通 → 彰化特色公園│2024花旗木開了!彰化社頭鄉兒童公園+社頭Do Re Mi 音樂城堡

Klook.com
Klook 優惠代碼

Klook App輸入首購優惠碼 APP10TW9折

Klook App輸入飯店首購優惠碼 HotelOnApp95折

沒有Klook App嗎?下載註冊輸入波波專屬邀請碼「PXHYXS」可獲得100元折扣金!

APP下載:https://s.klook.com/c/7zq9np
▲ 讀者專屬優惠碼

瀏覽次數: -

我是7年級的藍波波,喜歡到處探索到處玩, 這個網站分享了親子、旅遊、露營...等資訊。 連絡我可來信:bobobtlife@gmail.com

發表迴響

探索更多來自 藍波波 Beautiful Life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